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二十四章:期待

作者:Weeeendy字数:3979更新时间:2025-10-16 18:48:09
  或许是紧张掺着激动,冰翠凌晨两点才浅浅合眼,可五点刚过,就像被注入了鸡血般猛然清醒,再无半分睡意。
  手机屏幕恰好亮起。是老板助理发来的文件,紧跟着一通电话打了进来。冰翠指尖刚点开标注“加急”的文档,便按下了接听键。
  “冰翠……”助理的声音裹着浓重的鼻音,沙哑得像蒙了层砂纸,“我实在扛不住北京的气候,昨晚又流鼻血又发烧,现在正躺医院输液呢。”
  冰翠心里一紧,忽然觉得清晨那股莫名的亢奋有了缘由,原来潜意识早替她接住了这场突发状况。“您现在感觉好点了吗?有没有人陪着?”她急忙追问。
  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叹,裹着歉意:“还是没力气……今天接待客户的重任,只能拜托你了。我知道你一直没停过看资料,更细的注意事项都写在文件里了。”
  挂了电话,冰翠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在发烫,指尖甚至微微发颤。她用力攥了攥手机,低声应了句“您放心养着”,心里却翻涌着一股热流,原来那些被当作“不起眼”的准备,真能接住意外;原来她这株总被轻看的花瓶,也有要盛放的一天。
  她再没半分迟疑,立刻埋首啃起资料,把合作细节、客户偏好一条条刻进脑子里。七点的闹钟准时响起,她随手将资料设为语音播报,机械的女声在房间里回荡时,她边听边快速洗漱,对着镜子化了层得体的淡妆。
  七点二十分,冰翠拎着整理好的公文包准时下楼,酒店大厅的水晶灯刚亮起暖光,她站在约定的等候区,脊背挺得笔直,等着老板一同前往客户下榻的酒店。
  指尖攥着平板电脑微微发热。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,是老板周明远,他手里提着个古朴的木盒,笑着拍了拍冰翠的肩:“别紧张,亨里克先生是出了名的懂欣赏,咱们先让他品品这院子的韵味,合作的事慢慢来。”
  往文化东方酒店去的路上,车窗外的梧桐叶正落得细碎。
  周明远侧过头,声音温和却带着条理,跟冰翠叮嘱着注意事项:“等会儿见了亨里克,不用急着谈方案,先陪他看看院子。他喜欢有温度的细节,你记着把咱们做的电压适配调整,往庭院里的东西上靠,别干巴巴说参数。”
  冰翠指尖攥着平板边缘,把每句话都在心里过了一遍,轻轻点头。
  车子停稳,两人刚站在庭院月洞门外没等多久,就听见“吱呀”一声轻响。雕花木门被推开,亨里克提着深棕色公文包走进来。
  他原本快步走着,视线扫过蜿蜒的青石板路、院中央舒展的老枫树,脚步忽然就慢了,连眉梢都染上几分意外,目光牢牢勾在那几片打着旋儿落下的黄枫叶上。
  周明远立刻上前,用流利的英语迎上去,语气里带着自然的熟稔:“亨里克先生,一路奔波辛苦了。特意为您选了这处四合院,北京的秋天短得像偷来的,能赶上枫叶刚黄,也算咱们的小缘分。”
  “周先生,这地方简直超出我的预期。”亨里克抬手拂去肩头沾着的一片枫叶,指尖捏着叶片边缘转了转,语气里满是赞叹,“我在欧洲住过不少古堡酒店,总觉得景致是‘摆出来’的,可这里不一样。青石板路绕着天井弯弯曲曲,走一步见一分景,倒像拆礼物似的,走到头才看见整个院子的模样,太妙了。”
  周明远听着笑了,侧身引他往廊下的石桌走:“您这话说到点子上了,中式庭院讲究的就是‘移步换景’,不着急把所有景致都摊开。其实咱们的合作也一样,慢慢聊,才能把彼此的需求摸透,见得全貌。”
  他说着打开随身带的古朴木盒,里面一套青瓷茶具衬着墨色绒布,格外雅致。“先尝尝今年的碧螺春,口感清润,没有那么重的火气,正好配着这院子的秋凉。”周明远温杯、注水的动作娴熟,热水冲进杯里,茶叶缓缓舒展,漾开淡淡的清香。
  冰翠趁机把平板电脑轻轻放在石桌一角,指尖贴着边缘没动,没急于插话。
  亨里克的目光落在茶杯里浮沉的茶叶上,忽然抬手指向院中央的老枫树,语气里带着好奇:“这棵树看着有些年头了吧?在我们那儿,这样的老树会被当成‘庭院的灵魂’,没人舍得挪。”
  “亨里克先生果然懂行。”周明远把沏好的茶递过去,目光也跟着落在枫树上,“这树在这儿四十多年了,每到秋天,枫叶落满青石板。其实做合作也像养这树,得摸清它的脾性。知道您一直担心产品适配中国市场的问题,我们团队特意做了调整。”
  这话刚落,冰翠立刻接过话头,指尖轻点平板屏幕,把参数表调出来:“您看这里,我们把产品电压从110V优化成了220V,还加了防过载芯片。北京的夏天比欧洲热不少,设备散热得跟上需求,这就像给老枫树搭支架,得顺着它的生长规律来,才能长得稳。”
  亨里克低头看着屏幕,手指在参数上轻轻滑动,没说话。
  周明远也不催,只端着茶杯慢慢品,偶尔指一指不远处的月洞门:“您看那门的形状,像不像一轮满月?东方人讲究‘圆满’,觉得是好兆头,也盼着咱们的合作能顺顺利利,有个好结果。”
  片刻后,亨里克抬起头,眼中带着明显的笑意:“方案做得很周全,尤其是售后响应。12个城市的服务中心,24小时能上门,这比我们当初预期的还要细致。”
  他忽然伸手拿起石桌上一片刚落下的枫叶,对着晨光举起来,叶脉在光下看得清清楚楚,“不过我有个小请求,下午想体验下冰翠小姐之前提过的掐丝珐琅,想做个带枫叶纹样的书签,留个纪念。”
  “没问题,我早让非遗工作室把材料备好了。”周明远立刻应下,抬手看了眼腕表,“现在刚九点,咱们先把合作的细节敲定,中午也不安排正餐,准备了桂花糕、杏仁酥这些茶点,您不用迁就吃午饭的习惯,咱们边吃边聊,也能多看看这院子。”
  亨里克笑着点头,把枫叶轻轻放在桌上:“太完美了,不用赶午饭时间,还能多聊聊合作,多看看这么美的景致。”
  风忽然掠过庭院,老枫树的枝叶沙沙作响,又有几片枫叶飘下来,落在石桌上。
  周明远顺手拿起一片,夹进摊开的方案册里,语气诚恳:“那咱们就以这片枫叶为证,希望咱们的合作,能像这秋景一样,扎实、圆满,结出好果实。”
  冰翠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,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
  晨光穿过枫叶的缝隙,在石桌上洒下细碎的光斑,茶清香、叶轻响,她忽然觉得,这场庭院里的谈话,早已不只是单纯的合作洽谈。更像一场跨越文化的对话,在茶香与枫影里,悄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。
  石桌上的碧螺春还冒着轻烟,周明远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打印好的合作草案,指尖沿着条款边缘轻轻划过:“亨里克先生,关于产品交付周期,我们按您的需求调整为样品确认后15个工作日量产,每批货会附带第三方检测报告,您看是否符合预期?”
  亨里克接过草案,目光落在“交付保障”那一页,忽然抬眼笑了:“周先生,你们连运输途中的温湿度监控都考虑到了?欧洲到中国的物流我原本还担心,现在看来是多余了。”
  “细节得做在前头。”周明远递过一支笔,“您要是没异议,咱们今天先签个意向书,后续技术团队会跟贵司对接具体参数,确保每个环节都衔接上。”
  冰翠适时递上印泥,她早按老板叮嘱,选了盒朱砂色的,盒面还刻着细小的枫叶纹,亨里克蘸印时,指尖摩挲着盒面纹路,忍不住多看了两眼。
  签完字,周明远把意向书折好,放进随身的皮质文件夹,又想起什么似的:“对了,下午去非遗工作室,我让司机提前备了靠垫。工作室的木椅坐着可能硌腰,您长途飞行刚过来,得舒服些。”
  亨里克愣了愣,随即朗声笑起来:“周先生,你比我太太还细心。说真的,原本以为这次行程会很赶,没想到连休息的细节都被你们照顾到了。”
  他看向冰翠,“冰翠小姐,上午你说的防过载芯片,能不能再跟我讲讲具体的测试数据?我想记下来,回去跟技术部同步。”
  冰翠立刻调出平板里的测试报告,指尖在屏幕上划出曲线:“您看这条温度曲线,我们模拟了北京7月的高温环境,连续运行8小时,芯片温度始终控制在50℃以下,比欧盟标准还低5℃。而且我们做了200次过载测试,没有一次出现故障。”
  她怕数据太枯燥,又补充道,“就像这院子里的老枫树,经历过四十个冬天都没倒,靠的就是根系扎得稳。我们的芯片,就像给产品扎了稳根。”
  亨里克听得认真,还拿出手机拍下报告:“这个比喻好懂,我回去跟团队说‘像东方庭院的老树’,他们肯定能记住。”
  说话间,服务员端着茶点过来了。青瓷盘里码着桂花糕,表面撒着细碎的金桂,旁边放着两碟杏仁酥,配着温热的碧螺春,香气缠着枫影飘散着。
  亨里克拿起一块桂花糕,咬了小口,眼睛亮了:“这是什么?比我在巴黎吃过的甜点还清爽,没有那么甜腻。”
  “这是桂花糕,用秋天刚摘的桂花做的。”周明远笑着说,“就像咱们的合作,不用太‘满’,清爽、实在,反而能长久。”
  正说着,非遗工作室的人发来消息,说材料都已备好。周明远看了眼时间:“十点半,咱们喝完这杯茶就过去?工作室离这儿不远,开车十分钟就到,正好赶在中午前体验完,下午您要是想逛胡同,我让冰翠陪您去。她知道哪家的胡同咖啡馆能看见最好的秋景。”
  亨里克把最后一口茶喝完,起身时顺手把石桌上的枫叶揣进西装口袋:“逛胡同!我早就想看看北京的老房子了,听说屋顶的瓦都有讲究?”
  “当然有。”冰翠跟着起身,帮他拎过公文包,“胡同里的瓦叫‘灰瓦’,下雨时雨水顺着瓦沟流,不会漏进屋里,就像咱们合作里的预案,提前把风险都挡住。”
  三人走出庭院时,风又吹落几片枫叶,落在周明远的肩头。他抬手拂去,笑着对亨里克说:“您看,连这枫叶都舍不得您走,说不定是想跟着您回欧洲,当咱们合作的‘小信使’。”
  亨里克仰头看着老枫树,忽然说:“等合作成功了,我要带着团队再来,专门看这棵树的春天。听说春天它会开新叶,是嫩绿色的,对吗?”
  周明远和冰翠相视而笑,异口同声道:“当然,我们等着您来。”
  阳光穿过枫树枝桠,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落在青石板路上,和飘落的枫叶迭在一起,像一幅刚画完的秋景图。
  故事还没结束,却早已写满了温暖的期待。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